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全年接受捐赠11.59亿元,公益事业支出10.81亿元,共944.85万人(次)受益。
5月30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布2022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全年接受捐赠11.59亿元,公益事业支出10.81亿元,共944.85万人(次)受益。报告还详细披露了基金会年度捐赠款物收入、慈善活动支出、受益人次等数据,展现了产业发展、人才发展、乡村建设、乡村社会事业、社会动员五大方向和国际项目的业务运营情况。经民政部全国性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获评5A级基金会。
2022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正式更名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以"助力乡村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为使命,将捐赠人的爱心和托付准确、及时地传递给欠发达地区自强不息的人们。
业务聚焦五大方向 乡村振兴是“主战场”
2022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业务持续聚焦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重点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乡村振兴阶段要着力回应欠发达地区、低收入群体从“有”到“好”的需求。按照“转型升级”的工作定位,基金会对项目进行调整和升级。项目设计内容和实施重点聚焦乡村振兴,优先向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倾斜。加大引入专业力量参与项目执行,平衡好项目效果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提升项目品质。增加规模化项目数量,提升效能,扩大影响,以更符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
百美村庄项目白岩村民宿管家培训。 图源: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基金会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整体工作布局,确立了新的项目方向,包括产业发展、人才发展、乡村建设、乡村社会事业、社会动员五大方向。
年报显示,产业发展方向,以合作社建设为载体,以构建联农带农利益链接机制为核心,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引入人才、科技、服务、资金等资源,着力提升乡村产业对接市场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实施百美村庄、产业助农(善品公社)等品牌项目,在有条件的乡村,以品牌项目为依托,打造产业、人才、文化、治理全面发展的综合示范村。
支持乡村人才培养。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汇聚高校、科研院所、专业培训机构资源,针对乡村发展事业中的不同群体建立不同形式的培训体系和课程,开展新农人合作社理事长培训、基层干部培训、能工计划、乡村工匠等公益项目,拓宽乡土人才成长渠道,提升乡村人才综合素质,以多种形式培养乡村的田秀才、土专家、传承人、创业者。
参与乡村建设事业。针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区防灾减灾需求,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开展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改善、社区减防灾等项目,改善乡村群众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增强乡村灾害易发区群众的应灾能力,提升农村社区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
关注乡村社会事业发展。针对乡村群众对生活安全感、幸福感的需求,基金会围绕乡村儿童、教育、健康等基础民生类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项目提供公益支持,守护乡村儿童成长健康,促进乡村教育多元发展,助力乡村健康更有保障。
开展广泛社会动员。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以组织培育和社会倡导为基础,积极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链接社会组织、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公众个人,大力营造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此外,2022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在政府、企业、合作伙伴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紧紧围绕消除贫困、零饥饿、健康福祉、优质教育、清洁饮水和体面工作等6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在10个国家开展援助类、发展类项目,27.45万人(次)受益。
汇聚爱心助乡村焕发生机 持续倡导全民公益
2022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获得多家机构捐赠款物,合计7.76亿元,占2022年接受捐赠总额的66.95%。
来自公众的捐赠稳步增长,2022年合计接受公众捐赠3.83亿,占2022年接受捐赠总额的33.05%。互联网公益方面,2022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通过阿里巴巴公益宝贝筹得善款1.1亿元,通过公益网店及直捐平台筹集善款936.26万元,获得18.45亿笔捐赠;通过腾讯公益平台筹集善款8078万元,337.99万人(次)爱心公众参与捐赠;通过支付宝公益在线筹集善款超2900万元,2386万人(次)参与公益;通过字节跳动公益平台筹集善款3584.15万元,4204.47万人(次)参与公益。基金会与新浪微公益、哔哩哔哩公益、美团公益、水滴公益、轻松公益、中国社会扶贫网、苏宁公益、滴滴公益、融e购、小米公益和联劝网11家公益平台紧密合作,开展多次互联网公益活动。目前,基金会正在开拓短视频等新的筹资渠道。
2022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向社会公众积极开展月捐倡导,传递“月捐越快乐”理念,动员公众通过每月定期、小额捐赠,持续帮助困境中的人们。截至2022年底,在捐月捐人达10.01万。通过多年来持续专业服务捐赠人和规范信息披露,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月捐队伍,捐赠额已渐成规模。年报显示,加油微信月捐爱心人士捐赠超4289万元,全民公益月捐爱心人士捐赠近2972.7万元。点滴爱心汇聚为汪洋大海,各方聚力帮助乡村焕发新生机,让乡村更美好。
童伴妈妈项目童伴妈妈和留守儿童共同放飞气球,点亮希望。 图源: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在持续开展慈善筹款、公益项目的同时,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助力全民公益理念得到更大程度的普及。2022年,捐一元募捐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活动筹集善款1265.61万元,超375万人(次)参与捐赠。善行100项目则吸引了全国141所高校4.3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活动,40万人(次)社会公众参与捐赠,筹集善款312.20万元。
基金会开展广泛社会动员,推动乡村公益组织培育和社会倡导工作,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公益同行、人人公益、活水计划等项目继续拓展规模、扩大影响。此外,2022年,超13万名志愿者为基金会公益项目提供了志愿服务。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陈红涛表示:“公益事业传播善念,促进社会情感链接,产生更多社会价值,我们将继续加强全民公益理念的倡导;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捐赠人服务,让更多人加入公益队伍中来,共同推动乡村发展。”
专业、创新融入探索 推动慈善高质量发展
伴随着机构转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努力实现“两个过渡”:从以直接援助型项目为主逐步向以综合发展项目为主过渡,从基金会自执行为主逐步向基金会与第三方合作执行为主过渡。
活水计划项目通过机构赋能和资源平台搭建,专项支持欠发达地区社会组织发展以及社会资源引入,着力构建社会力量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2022年,活水计划项目筹集善款7046.01万元,支出6348.54万元。基金会在首批遴选的国家重点帮扶县的80个基层社会组织开展“活水计划——乡村振兴重点县基层社会组织赋能行动”,产生良好影响。
深耕业务的同时,基金会促进了专门领域专业化程度提升,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成熟的教育赋能培训体系,显著提升公益项目的社会效益和专业深度,如爱心月嫂项目引入专业家政培训机构助力欠发达地区妇女就业;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项目引入专业民宿类培训机构培训乡村民宿管家,助力乡村女性增收等等。
作为一家社会组织,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在联结多方资源开展服务的同时,还扮演着有效满足社会需求探索者的角色。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表示:“机构立足自身优势,为实施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发挥社会资源创新实验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示范引领作用。”
在存量项目的基础上开展满足深层需求的新业务是重要举措。如爱心包裹项目,为欠发达地区乡村小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支持,在原有“温暖包”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研发出学生型“科创包”,帮助乡村孩子全面发展。2022年,项目筹集善款4240.28万元,支出4607.44万元,惠及18个省(区、市)71个县(市、区)的1521所学校,33.66万人(次)受益;支持乡村健康事业的天使工程项目在为村医提供诊疗包的同时,增加了赋能培训,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2022年,该项目惠及山西、陕西、河南、云南、新疆等10个省(区、市)14个县(市、区)的2819人(次)。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对社会需求的精准识别,基金会推陈出新,不断研发新项目。2022年,针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总体质量不高的现状,基金会发起宜居家园项目,项目通过开展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基础设施援助,建立长效运维机制,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助力宜居乡村建设。2022年,项目筹集善款1878万元,支出989.18万元,惠及新疆、贵州、河南3省(区、市)5市(州)的6个乡(村),3929人(次)受益。
同年,针对农村欠发达地区婴幼儿健康成长缺乏早期干预的问题,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了0-3岁儿童早期发展项目。项目通过培育本土养育师队伍,建立儿童早期发展活动中心,开展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观念,帮助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婴幼儿实现发展潜能,从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0-3岁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养育师带着婴幼儿开展集体活动。 图源: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陈红涛表示:“我们追求对有效满足乡村不同社会需求的探索精神,保持一种创新意识。我们尝试链接城乡,努力提供优质、专业服务,持续打造公信力与品牌影响力,推动社会创新,为慈善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之力,也呼吁更多力量加入乡村振兴事业。”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85458467168055.html
编辑:江楠 审编:AD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益云融媒体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gongyifabu.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CopyRight © 2020 北京中益云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所有作品,
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