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发布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美了乡村、富了乡民 西安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2-10-17 08:45:03  来源:西安发布

美丽乡村促振兴,农村展现新面貌。(记者 雷伟东 摄)

美丽乡村促振兴,农村展现新面貌。(记者 雷伟东 摄)

原标题:美了乡村 富了乡民 西安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阎良甜瓜产业文旅节”、“灞桥网络樱桃节”、鄠邑“关中忙罢艺术节”、“高陵夜、醉迷人”消夏旅游节、“天桥湖国际露营生活节”……今夏,西安市的各类主题农事体验节活动层出不穷。产业强、粮仓满、瓜果丰的西安乡村已经成为城市的“后花园”、市民的“菜篮子”、身边的“休闲地”、热闹的“打卡点”。

脱贫攻坚让山乡巨变

“全靠党的好政策,改造危房,修生产路,打井修水渠,发展产业,咱贫困户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村民王护林高兴地说,现在我们住上了新房子,孩子教育不愁,收入稳稳的,生活过得美滋滋!

今年40岁出头的王护林是昔日的贫困户。2007年以前,他是一名电焊工,干着又脏又累的活,拿着微薄工资,负担着一家老小的生活开支。

在政府扶持下,王护林申请贷款发展养殖业,通过养殖肉牛赚了钱,改善了生活。闲暇时,他还会外出打零工,晚上到村广场摆烧烤摊……生活渐渐有了起色后,他家的小平房盖了起来,日子越过越好,他感觉日子更有奔头了。

临潼区穆寨街道脱贫户黄爱侠一家,原来住在三庙村南湾组的土坯房,全家唯一的收入是13亩“靠天吃饭”的坡地。2018年,黄爱侠家通过扶贫搬迁来到了西王坡东岳新村集中安置点,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随后,她应聘到社区工厂上班,每月工资有保障,干得好还有绩效奖励。她将三庙村的坡地流转出去,每年有5200元的收入。算上丈夫和女儿在外的固定收入,2019年全家总收入4万多元,顺利摘掉了“穷帽子”。

发生在王护林、黄爱侠生活中的欣喜变化,是西安市高标准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以来,西安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贫困发起总攻。全市上下尽锐出战,用心帮、用情扶、用力干,“四个不摘”“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精准扶贫方略在西安落地生根。

在脱贫攻坚的五年间,西安市不断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全市村级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89.2%,23088名党员与43363名贫困户结成对子。通过创建推广“联村党委+脱贫攻坚”模式,48个联村党委覆盖206个行政村,带动50524名群众致富增收。

全市一大批敢于担当、能打硬仗的优秀干部先后奔赴脱贫攻坚战前沿阵地。107个市级部门共派出380个驻村工作队,累计派出1267名驻村第一书记、2.4万余名联户干部,实现全市291个省定贫困村、89个市级重点帮扶村和贫困户“一对一”精准帮扶全覆盖。

通过积极搭建平台、拓展渠道,西安市聚力打造“3+X”社会帮扶体系,推动各类优势资源向贫困地区聚集。其间,我市先后动员3000多家民营企业、110家商会组织、284所学校和医院集中发力,实施“一企帮一村”“一院帮一村”“一校帮一村”等行动,既帮扶提升硬件设施,又帮助开拓发展思路。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西安广袤的乡村田野里,一个个扶贫产业喜结硕果,一条条致富路通村畅乡,一片片荒山变身“聚宝盆”。

立足新起点 谱写新发展

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强保障”工作主线,做好动态监测帮扶体系,守好返贫致贫底线,抓好特色帮扶促进产业发展,抓好农村改革提升发展活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产业振兴。我市以乡村建设为抓手,点燃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推动实现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市农村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全域形成了“村点出彩、沿线靓丽、连片成景”的美丽村庄新格局,花园乡村处处可见。

走进鄠邑区蔡家坡村,一排排整齐的民居坐落于青山怀抱之中,宽阔整洁的道路四通八达,白墙青瓦在阳光的映衬下分外耀眼,规划整齐的农家乐门前绿树成荫、鲜花绽放。无处不展现出我市农村的新面貌。

乡村美了,蔡家坡村搭乘“乡村振兴”的东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欣赏乡村风景、品尝乡村美食,新培育的农家乐和民宿吸引周边游客竞相涌入,村民的腰包随之鼓了起来。

长安区在五台、滦镇、王曲、王莽4个街道,探索发展“稻渔共生”产业,实现“一田双收、一水两用”,动员鼓励群众参与,有效拓宽了致富渠道。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围绕特色农产品,我市各区县持续推出多样化产业融合新模式,多措并举发展乡村产业,以产业促就业,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

目前,鄠邑区已逐渐形成以“户太八号”为主,夏黑、阳光玫瑰、巨玫瑰等20多个葡萄品种搭配种植,早、中、晚熟品错峰持续上市的科学布局。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6.6万亩,年产量达10万吨,产值超10亿元。通过不断拓展果业园区综合功能,鄠邑区又在积极发展集采摘休闲、文化观光为一体的葡萄产业休闲园。

楼观镇周一村是周至县猕猴桃种植村之一。依托猕猴桃产业,周一村通过品种改良、大棚架改造等系列措施,让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6000元。

作为全球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历经40余年的发展,周至县已自主培育和引进了以“翠香”为代表的8个猕猴桃优良品种。目前,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43.2万亩,年产鲜果53万吨,年产值达60亿元。

擦亮“农”字牌匾 铺就致富道路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市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严守耕地红线,今年全市夏粮再获丰收,农业科技创新成效明显,智能数据正在改变着村民们传统的致富观念和生活方式,产业振兴全面推动了乡村振兴。

作为西安市传统的农业大区,临潼区依托坚实的农业基础和空间优势,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擦亮特色农业品牌,持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目前已先后培育省、市级农业示范园23家,“临潼石榴”入榜全国百强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临潼火晶柿子”获全国“十大优质产品”,临潼区入列“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坚定不移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今年以来,临潼区农技人员格外忙碌。在全区各个街办村组、田间地头,总能看见他们风尘仆仆地穿梭在田间,调查小麦苗情、土壤墒情,指导群众科学追肥灌溉、开展病虫草害防治的身影。在进村促春管期间,农技人员指导全区完成小麦春灌面积25万余亩,追肥30余万亩,通过积极开展化除及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110余万亩次,再次保障了今年小麦丰产丰收。

作为国家重点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临潼区3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县。全区耕地面积72万亩,农业人口60.2万,并形成了粮食、蔬菜、奶畜农业三大主导产业,石榴种植、番茄制种、奶畜养殖三大特色产业。粮食常年播种面积10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30万吨以上。

互联网数字技术让村民打开手机,通过视频监控便能查看自家大棚情况;动动手指,就能依据气温、光照在手机上对大棚进行操作管理,实现足不出户“智慧种地”。

在阎良区广阳村,许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都在家中安装了摄像头。“千里眼”的使用,让千里之外的他们能第一时间了解家中老人和孩子的实时情况。村里公共场所安装的视频监控系统,不但守护着村庄的安全,遇到异常灾情还能自主报警。“视频监控系统帮我们解决了治安、卫生防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广阳村党支部书记周永寿说。

结合持续巩固提升粮食产能,我市将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开展农业品牌化和全产业链发展行动,推进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试点城市创建及检验评价高地建设,启动临潼区、灞桥区、蓝田县省级“农安县”创建工作。

喜看沃野织锦绣,乡村振兴正当时。

随着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如今村民们的生活环境日益优美宜居,乡风乡情更加淳厚朴实,广大村民安居乐业,农村农业发展活力全面迸发。伴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响起,西安乡村正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生活稳步前进。

编辑:黄蔚卿  审编:admin

分享到: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益云融媒体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gongyifabu.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CopyRight © 2020 北京中益云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所有作品,

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2046639号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