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着对自身劳动和他人劳动的尊重,是公民文明素质的基本要求。从31日开始,新华社将开设“浪费可耻 节约为荣”专栏,在全社会营造增强节约意识、自觉抵制浪费行为的氛围,倡导良好消费观念和习惯,普及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理念、生活方式。
8月31日,科尔沁右翼前旗第二小学六年级三班学生和教师在开学第一课上讨论如何节约粮食。正值开学季,当日,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第二小学,多个班级围绕“节约粮食”开展“开学第一课”,培养孩子们倡导节约、反对浪费的习惯。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中午时分,位于太原王府井百货的德得轩自助烤肉店内,人潮涌动,香气四溢。伴随着轻柔的音乐,一段语音播报不时响起:“请您在选餐过程中勤拿少取,避免浪费,光盘行动需要您的支持⋯⋯”
门店经理郑翠萍告诉记者,自助餐厅大多有“剩菜扣押金”的制度,但在德得轩,更多时候是“光盘就奖钱”,如果顾客没有剩菜,餐厅就会以抽奖方式给顾客赠送小礼品,以鼓励节约行为。
宁夏银川市宁味楼饭店在大堂张贴标牌,提醒顾客文明用餐(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民以食为天,食以俭养德。
餐饮等浪费现象存在着巨大危害,全社会必须深刻认识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制止餐饮浪费,很多地方的机关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率先响应、积极行动。
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工务段职工食堂,餐桌上摆放有提示牌(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在北京首都机场附近的一家机关单位食堂,“遵守秩序、珍爱粮食”的主题标语张贴在食堂醒目位置。食堂将厉行节约的理念纳入食材采购、加工、服务的全过程,从源头上杜绝餐饮浪费。
日前,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发出“制止餐饮浪费 践行光盘行动”倡议书,提出单位食堂要争做珍惜粮食的带动者,引导就餐人员按需取餐,“人走盘光”。食堂要认真做好人员用餐数量、口味需求调查,从源头上科学定量核算食材,按需制作,建立剩余菜品处理利用机制,减少浪费。
为倡导绿色、节约的饮食习惯,近日相关行业协会和餐饮企业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发布倡议书、引导顾客合理消费等方式,积极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餐饮风尚。
中国烹饪协会等四家协会近日联合美团点评发布倡议书,倡导广大餐饮服务单位自觉将厉行节约纳入餐饮生产、加工、服务的全过程,全程节约,减少餐厨垃圾。机关食堂、院校供餐单位应恪守职业道德,提倡运用大数据系统,科学进货,精准计算供餐人数,合理配餐,提示学生、教职工适度取餐,避免浪费。
这是在位于广州市的广州酒家拍摄的倡导餐饮节约的标语(8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自扬 摄
位于北京簋街的胡大饭馆通过供应链系统,对原材料实行精细化管理,在进货、销售、库存环节进行数据化管控,避免库存积压导致食材浪费,并在顾客结账时主动提供打包服务;老字号餐饮企业便宜坊自2007年起就特别设定每周的周日为“节俭有奖日”,客人将餐桌上的食品吃完,即可享受九折优惠,引导和鼓励消费者践行“光盘行动”……
“反对浪费”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才是关键。
上海松江区餐饮协会会长李聪建议,在就餐服务场所醒目位置通过张贴海报、设立宣传标语、放置提示牌等形式,营造制止餐饮浪费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公益广告、社区宣传、中小学生课堂教育等方式,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理念深入人心。
“我们每个人都是新‘食’尚的实践者和推行者,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营养师余婉婷说。
粮食浪费不仅在“餐桌”。不少专家表示,从源头上杜绝浪费,还要在生产、运输、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下足功夫。
8月12日,顾客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一家餐饮企业打包饭菜。新华社发(许建园 摄)
编辑:江楠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益云融媒体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gongyifabu.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CopyRight © 2020 北京中益云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所有作品,
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